首页

优美之家网站

时间:2025-06-01 20:35:14 作者:黑龙江:今年前4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5.9% 浏览量:22257

  中新网宁波2月23日电(林波)“要睏冬至夜,要吃三十夜,要嬉十四夜。”在浙江宁波象山,素有“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”的传统。

  牡蛎、瘦肉、香干粒、笋丁……2月23日,在“象山大厨”许根明的手中,各式“颗粒”依次倒入锅内烧煮,煮熟后拌上薯粉、食盐,石浦地道美食——糊粒羹便出炉了。

制作完成的糊粒羹。 林波摄

  冒着阵阵氤氲香气,大家“一拥而上”,讨要糊粒羹。

  所谓“糊粒羹”,即为一种食物,将各种小菜切粒,倒入锅内烧煮而成,一般用虾仁、牡蛎、鱼肉、蛏肉等海鲜为原材料,口感鲜美嫩滑。

  农历正月十四日的晚餐,石浦每家每户都会做糊粒羹、吃糊粒羹,吃了十四夜糊粒羹,寓意新的一年会聪明、发财。

  据象山县渔文化研究会副研究员丁建东介绍,“十四夜”吃糊粒羹习俗源于明代,一直流传至今。

  丁建东表示,据传戚继光带兵驻扎在东门岛时,倭寇突然进犯石浦,驻石戚家军以最快速度将准备过节的食材切成粒状,再用淀粉搅拌成糊,吃完“糊粒”后上阵杀敌,终获大胜。

小朋友讨要糊粒羹。 吴婧媛供图

  由此,石浦的孩子们会自带碗筷,在十四夜走上七户人家要糊粒羹,主人笑脸相迎每人一瓢,串门越多越聪明,讨糊粒羹的人越多,主人家越会发财。

  “很好吃,每年十四夜的时候都会吃糊粒羹。”今年12岁的石浦居民宋晨拿着自带的碗筷,向不同的人家讨要糊粒羹。

游客领取糊粒羹。 林波摄

  “太有意思啦,糊粒羹味道非常鲜美。”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晓忠表示,听闻象山独特的渔文化后,他非常向往。为此,他抓住春节假期的“尾巴”,自驾感受当地风俗。

  如今,石浦的糊粒羹分为两种:一种是咸的,象征着五谷丰登;还有一种是甜的,象征着红红火火。

糊粒羹制作现场。 林波摄

  当日,当地在石浦海丰广场上立起一口“大明第一锅”,为现场游客免费赠送糊粒羹,让他们了解象山人“元宵过十四不过十五”的传统习俗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现存三大皇家孔庙之一“热河文庙”举行祭孔典礼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。近些年来,我国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,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,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,还陆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,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走近传统文化、了解传统文化。

加拿大安大略湖流域迎来三文鱼洄游高峰期

在合唱团担任指挥的圣保罗男女中学毕业校友黄日珩,时常在他们身上看到从前自己的影子,“我以前就是坐在同一个角落、在同一个声部唱歌。”黄日珩当时的老师,以及他的父亲、姑妈,皆是校友,也曾同为合唱团成员,“我甚至有见过,一家三代同堂,都曾在同一个排练室里唱过同一首歌。”每年暑假,这些校友都会返校,与学生们合唱,据黄日珩所知,最年长的参与合唱的校友已超过90岁。

【图解】利润增长17.1% 四方面看轻工业经济回升向好

哈尔滨10月15日电 (记者 刘锡菊)在黑龙江大庆,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区是不法分子眼中没有围墙的工厂,“盗、收、运、销”原油成了他们的发财之道。也是在这里,有一支特警支队,坚持以“矛盾不上交、平安不出事、服务不缺位”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为指引,与大庆油田企业保卫部门进行深度的“警企协作”,通过严格训练、卡口执勤、无人机侦查等人防、物防、技防手段,有效地维护了大庆油田治安秩序的持续性稳定。

新疆天山南麓和硕县14万亩工业辣椒幼苗移栽工作全面铺开

澳门青年 谈雅莉:奋斗的青春最美丽,作为首位在广东省执业的澳门医生,我要和广大青年一起,用我们的青春与激情共同汇入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。

一位贪腐书记的三个绰号

北京4月18日电(记者 陈溯)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二级巡视员李冬生18日在北京表示,4月份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